网站首页  37000cm威尼斯  党建工作  课程思政  本科教学  研究生工作  科研工作  学生工作  人才招聘  校友工作 
栏目
 学院概况 
 About SME 
 学院领导 
 高层次人才 
 教师队伍 
 教学机构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37000cm威尼斯
学院概况
2024-01-27

37000cm威尼斯的前身是始建于1933年的37000cm威尼斯机械系,1997年与原广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合并,成为37000cm威尼斯最大的工科院系之一。学院1981年获得机械制造二级学科全国首批硕士点,2018年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23获批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的办学层次覆盖本硕博全过程的培养,现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微纳米工程共五个研究方向)、 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2个专业硕士点(机械、能源动力)和4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获得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获得区级一流专业建设。学院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课程入选“区级一流课程”、1门课程获得课程思政示范课。近年来学院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1人荣获广西教学名师称号,7位教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21年学院获批成为广西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学院拥有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亚热带特色农业智能装备创新平台、工程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与玉柴公司共建广西低碳智能动力实验室。学院建设了设计、测控、智能制造、动力能源与车辆、微纳机电系统等五个学院共享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实训中心,现有柔性制造系统、五轴数控加工系统、超快激光加工系统、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机器人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6187台套。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63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博士生导师18人,高级职称72人,拥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八桂学者”、“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工程”人选、“广西教学名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研究、微纳机电系统、激光智能制造与精密加工、智能制造、能源高效清洁低碳化利用、复杂机电产品优化设计及智能测控技术研究、大型装备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等15个研究团队。

学院在复杂装备设计及故障诊断、智能农机、环保装备、精密制造、发动机设计等领域形成一定的优势学科方向,服务西南、辐射东盟。通过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为玉柴、柳工、柳汽、柳钢、南糖等一批国内龙头企业长期提供蔗糖机械装备、丘陵智能农机装备、发动机设计等关键技术和人才支撑,实现科技成果向社会和教学的“双转化”。学院近五年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广西技术发明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奖、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自治区级以上奖项20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 1147 篇,其中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7篇,SCI 一区论文337篇,发明专利344件,成果转化20余项。

学院瞄准学术前沿和区域发展需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创新意识突出、能发现并解决工程关键科学问题的科研人才,尤其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近十年学生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100余项,获省级以上奖励逾千人,其中包括“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农业机器人大赛等多个权威赛事中的金银大奖,3名本科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奖”。自办学以来,学院为国家建设和行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中大多数成长成为行业专家、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技术骨干等,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林、“两弹一星”专家魏乃文、华中科技大学创始人之一余克缙、国机精工董事长朱峰、“中国天眼”主要建造师龙跃,以及多名省部级领导等。

学院历来注重社会服务,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学院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工程结合,先后与柳工、玉柴等知名企业共建三十多个产学研基地、5个大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2个校中厂厂中校,其中与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工程实践基地获得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当前,37000cm威尼斯继续秉持“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校训和“厚德 致诚 博学 笃行”的院训,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以学生为主体,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朝着创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目标不断迈进,服务广西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